<b id="11oek"></b>
      <u id="11oek"></u>
    1. <ol id="11oek"><xmp id="11oek"><sup id="11oek"></sup>
    2. 当前位置:首页>头条资讯

      深圳大力开展全方位、全周期应急综合管理 以全民应急文化绘就城市安全“底色”

      2022-12-2309:56:38

      通过培训考核的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已过万人。

      学生们在安全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 文/图

      全社会安全素养、应急能力的提升,是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强化对公众的安全应急教育、提升公众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22年,深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面加强应急安全综合宣教,为城市构筑全方位、全周期、立体化的“安全屏障”。

      安全文化进学校,创新应急宣教阵地

      近日,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广电集团联合制定的《深圳市学校安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三年(2023-2025)工作要点》正式印发实施。该《工作要点》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做好全市学生应急安全宣教工作,普及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提升学生安全技能,促使学生懂安全、讲安全、会安全,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据了解,《工作要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通过开发学生安全课程体系、逐步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纬?、开展在校师生安全培训、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宣贯等,提升在校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合力推进安全宣传“进学?!?,结合各类主题活动,创新安全宣传“进学?!狈绞?,打造常态化、多点覆盖的校园安全宣传阵地;提高“全生命周期安全应急知识内容”使用学习覆盖面,鼓励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安全宣传和培训活动中,进行教学培训,并强化在安全宣教工作中的资源共享、共建,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覆盖面。

      此外,还包括:提高学生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场馆参观体验频次,支持全市各区加快推进“云游”线上体验馆建设,鼓励学校结合教学实际,将组织学生参观体验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场馆纳入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计划,提高学生参观体验频次;构建全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全媒体传播格局,依托深圳广电集团全媒体传播资源优势,聚焦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场景,融合电视、APP移动端等传统及新媒体宣传渠道,共同策划各类安全主题创意活动;做好“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工作,组织发动学校教职工参加“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逐步将应急培训纳入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提高师生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置能力。

      “该项工作将通过‘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全生命周期安全应急知识体系构建、安全宣传‘进学?!?、少儿安全节目制作、安全教育基地参观体验等特色安全宣教项目相结合,持续稳步提升我市学生的整体安全文明素养?!笔杏惫芾砭钟泄馗涸鹑私樯?。

      “应急第一响应人”过万,覆盖全市重点场所

      在今年市“两会”上,“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被市人大代表票选为深圳市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为高质量做好该项民生实事,市应急管理局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自2022年7月起,正式启动“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考核工作。

      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是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前先到达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现场,开展现场疏导、自救互救、信息收集上报等初期就近应急处置工作的志愿者,是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辅助力量。

      据了解,“应急第一响应人”培训课程包含: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应急避难与现场疏散、突发事件信息收集与上报、事故基础知识及应对、消防安全与火灾应对、灾后初期搜索与营救、应急救护等7大板块内容,注重提高学员对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局限于救援和急救知识。培训采用线上理论培训和线下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员参加培训并通过严格、统一的考核后,方可成为“应急第一响应人”。

      按计划,深圳市2022年培训考核不少于1万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到2024年底,全市累计培训考核人数不少于3万名,实现全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平均每万人有不少于15名“应急第一响应人”,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以及街道、社区的“应急第一响应人”网络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响应速度、救援效率,市应急管理局开发建设“应急第一响应人”指挥调度系统,设置点位分布、突发事件上报、现场处置、指挥调度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人、事件、应急装备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第一救援”的应急处置效果。

      除此之外,深圳携手多元力量开展共治共建,如:协同团市委、市保安公司、美团公司等多元力量,利用U站等打造58个市民群众身边的应急便民服务站,实现人员、物资、专业设备等资源的下沉和多点覆盖。深圳还针对“应急第一响应人”引入志愿者管理机制,作为对突发事件进行先期应急处置的志愿者,由市公共安全义工联进行统一管理,逐步发展和壮大“应急第一响应人”志愿者队伍,同时推动队伍规范化建设。

      截至目前,通过培训考核的深圳市“应急第一响应人”人数已超过1万人,覆盖全市住宅小区、大型商场、农贸市场、高层建筑、学校等重点场所,为市民群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该项创新工作得到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的充分肯定。

      全民培训体系建设,应急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当公众面对突发事件时,缺乏安全应急知识技能,往往会处于更危险的境地。市应急管理局结合新时期受众特征,加快打造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高质量的自主学习交流平台,大力增强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

      “我们通过全面分析全民安全知识需求,根据不同主体、不同年龄段受众的特点开发制作知识资源,建设丰富的安全知识资源库。打造全民线上安全学习平台,让民众日常使用手机登录APP、互联网,便可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交流安全知识。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形成合力,提升全民应急处置能力?!笔杏惫芾砭指酶涸鹑私樯?。

      据了解,下一步,深圳的全民应急宣教培训将从多个环节同步推进,包括:建立安全行为和应急技能分析研究实验室,开展人的安全行为和应急技能研究,形成一系列指导全民教育的体系和评价体系;分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领域人群编制学习大纲,开发培训教材、培训课程、互动学习产品;持续加强“学习强安”平台建设,定制更细分的学习培训内容,服务不同群体开展安全学习等。


      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用户注册 已有账号,去登录

      所填用户名已被注册,请更换

      所填邮箱已被注册,请更换

      忘记密码 已有账号,去登录

      所填邮箱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大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