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成深圳校园“新时尚”
校园牛奶盒专项回收行动。
以物换物活动现场。
“环保银行”进校园。
孕育绿色希望,培育文明种子。
深圳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校园一直是垃圾分类推进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日前,2022年蒲公英校园及蒲公英教师最佳网络人气评选结果出炉,一个个学校、教师、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袄掷嗑褪切率鄙小钡纳拿骼砟罴铀偃谌朊扛鲅?。
持续推进蒲公英校园创建、开展牛奶盒清洗回收活动、创新成立垃圾分类蒲公英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开启高校绿色毕业季……深圳广泛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擦亮“垃圾分类进校园”特色品牌,实现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全覆盖。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共完成蒲公英校园创建1669所,培养蒲公英教师2000余人,校园牛奶盒回收辐射1279所学校等。
校园牛奶盒资源回收模式全省推广
2021年9月,深圳市在校园发起“牛奶盒资源回收行动”……这也是国内首次尝试开拓牛奶盒资源回收新模式的探索行动,得到了广东省住建厅的充分肯定,并向全省推广。如今,校园牛奶盒专项回收已经成为深圳垃圾分类新品牌。
“通过开展校园牛奶盒资源回收行动,着力于解决牛奶盒回收的前端宣传教育、后端收运处置的痛点和难点,同时也通过牛奶盒这一单一品类的垃圾分类进校园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校园垃圾分类教育成效,打造深圳垃圾分类进校园的品牌亮点?!鄙钲谑猩罾掷喙芾硎挛裰行南喙馗涸鹑吮硎?,为提高牛奶盒的资源化回收利用率和以牛奶盒为抓手开展校园环保教育的水平,深圳依托环保银行平台实现了校园牛奶盒“线上一键预约,线下专车回收”模式。
“幼儿园自启动牛奶盒回收活动后,全园的孩子与家长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让孩子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甭藓鸷锥霸俺に?,校园牛奶盒资源回收行动取得的良好成效,离不开广大师生的踊跃参与。翠北实验小学老师冯远珊说: “开展牛奶盒回收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技能,还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p>
截至2022年年底,全市共有1279所中小学(幼儿园)报名加入活动,共回收牛奶盒204.88吨,约2561万个奶盒?;厥蘸?,牛奶盒还将制成再生纸、作业本、课桌等再生产品回馈学生。
厚植文明理念,推动“家庭-学校-社会”联动
2022年以来,深圳持续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走深走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联合团市委成立垃圾分类蒲公英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推动“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截至目前,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已挂牌成立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实践基地。
据了解,蒲公英少工委的成立意在深耕垃圾分类“蒲公英计划”,并以其为抓手,推动校外少先队建设,努力完善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并不断强化少先队社会化工作能力,利用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广泛汇聚各方力量、资源,形成促进少先队工作高质量发展合力。
学校作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深圳高校垃圾分类工作按下“快进键”。深圳市区联动,通过向高校送培训、送宣传、送服务等,共同做好高校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启高?!奥躺弦导尽?。结合毕业季时间节点,以“绿色毕业季”为主题,联合全市高校发起“绿色离?!背?,联动全市高校组织开展“跳蚤市场”、“旧物置换”等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进高校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工作。南山区成立生活垃圾高校联盟,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动高校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凝聚各方力量,多元化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
伴随“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的推进,近年来,深圳涌现了众多优秀的学校、老师、学生。如,入选全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示范案例的翠北实验小学每月通过堆肥的形式处理厨余垃圾140公斤,校园树叶、纸屑每月约30公斤,校园牛奶盒回收每月约20公斤,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回收可回收物每月50公斤,已初步开拓出“无废校园”深耕路线;深圳市光明区培英文武实验学校主要开展牛奶盒回收、环??翁玫壤掷嗷繁P疃?,学校在环保银行里的参与投递次数超过421次,参与投递人数达到340人。
“垃圾分类进校园,不仅加深了孩子对生活垃圾分类的印象,而且了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从一些家长口中我们得知,自从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后,孩子变得不一样了,对垃圾分类很感兴趣也很积极,开始明白回收的价值,不再乱扔垃圾?!鄙钲谑斜Π睬γ裥⊙Ы淌ξ桃ㄊ巧钲谑捉炖掷嗥压⒔淌?,她常常带领班级里的孩子和家庭开展一系列有关“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
从事幼儿教育32年的叶君兰老师,是深圳市盐田区生活垃圾分类首批公众教育蒲公英志愿讲师,她积极参与社区环保宣教、垃圾分类督导等工作。她说:“学习垃圾减量分类知识及低碳环保理念,不仅为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埋下了环保的种子,也使一个个家庭成为绿色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行动者?!?/p>
拓宽广度和深度,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
下一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将不断拓宽广度和深度,打造垃圾分类学校教育体系,将垃圾分类教育课程从幼儿园、小学教育不断向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延伸,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家校社协同,不断拓展校园垃圾分类宣教实践维度,将各区垃圾分类教育科普馆作为少先队实践场所,挂牌校园实践基地;持续加大蒲公英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完善深圳市垃圾分类蒲公英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管理机构,推动市共青团在大中专院?;橹估掷嗷疃?,向全国展示校园垃圾分类教育的“深圳经验”。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进校园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亲身践行垃圾分类,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垃圾分类养成一种习惯,助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让文明时尚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市民都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