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策”让“微关爱”服务落地落实
今年6月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妇联根据江苏省妇联、南通市妇联“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试点工作要求,立足“党政所需、妇儿所急、妇联所能”的职能定位,按照“一村一户”“一户一策”“一人一方”的工作思路,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为12户试点家庭提供“8+N”的生活、成长、救助、情感、就业等“微关爱”服务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严北村的张某,今年10岁,患有二级精神残疾的父亲平时很少在家,张某只能独自生活。但这个暑假,张某却过得踏实安心?!凹倨诶?,有妇联阿姨帮我对接家庭,一日三餐都解决了?!闭拍陈冻隽艘凰侩锾蟮男θ?。
这是自今年6月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妇联根据江苏省妇联、南通市妇联“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试点工作要求,立足“党政所需、妇儿所急、妇联所能”的职能定位,按照“一村一户”“一户一策”“一人一方”的工作思路,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方式,为12户试点家庭提供“8+N”的生活、成长、救助、情感、就业等“微关爱”服务的生动缩影,也是在对兜底保障人群的拾遗补阙关爱中彰显妇联组织作为。
“123”工作法推进“微关爱”落地
南通市通州区妇联主席王晓燕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为了让‘微关爱’项目落地见效,我们健全了一套区负总责、镇抓落实、村(社区)为主体的责任机制;抓住财力、人力这两个关键;把握精准选户、规定动作、协调配合三个重点?!?/p>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面向4个镇街开展的12个项目,通州区不断完善月督导、季通报制度,每月召开“微关爱”工作例会,动态掌握项目进展,并落实建立研判机制,不定期召开专家研判会,开展个案指导与随访,确保项目执行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偏,建立满意度评价和跟踪反馈机制,定期回访项目,了解服务成效,12个项目推行“亮晒比”创先争优机制,促使问题更清、动力更足、责任更明。
面对开展项目的资金难题,通州区妇联积极筹措,得到了爱心企业南通四建的大力支持,争取了12万元启动资金。为了让试点工作跑出加速度,通州区妇联不断延长妇联组织关爱“手臂”,以区女性社会组织指导中心为媒介,做优“联”字文章,链接“吉坝乡连”爱心协会等4家社会组织,36名志愿者和爱心老师等资源,聚力做好“微关爱”服务。
王晓燕介绍,精心选择的12户试点家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家庭成员享有政策性兜底保障,但他们的生活安排能力明显不足,精神上缺乏关爱。同时,综合12户家庭的实际情况,通州区制定出台了《通州区困境妇女儿童家庭精准微关爱服务试点方案》,区妇联、社会组织、村(社区)党组织签订三方协议,明确规定动作和重点内容,指导各地建好服务台账,妥善保管支出凭证,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三个注重”提升“微关爱”实效
“感觉关心我的人天天在身边”“再也不会感到孤独无助了”,这是12户试点家庭的普遍感受。为了让试点家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南通市通州区妇联从注重“多样化+精准覆盖”“定制化+实地入户”“人性化+环境提升”三个方面,提升“微关爱”实效。
通州区在全区招募了一批“社会妈妈”、爱心女企业家、学校老师、热心邻居充实到社会组织队伍中,放大关爱效应。项目实施3个多月以来,已累计为项目家庭开展健康检查36次,心理疏导47次,暖心陪伴75次,家庭教育指导53次,为13名孩子圆了价值14231元的微心愿。
在落实暖心陪伴时,通州区妇联硬性规定“社会妈妈”每月至少1次以上亲情连线、每季度1次以上假日活动、每月1次以上学校热线电话沟通,安排1次孩子的生日陪伴等。
短短3个月,严北村的张某和与他结对的“社会妈妈”见了12次?!拔胰牖е饕⒆硬晒貉坝闷?、生活物资、家电产品,还利用暑期带上我的儿子一起看望张某,和他聊天增进感情,并辅导他的暑假作业?!薄吧缁崧杪琛毙牢康胤⑾?,现在的张某和她第一次见时判若两人,有了笑脸,学会了感恩和基本的劳动技能。
在“微关爱”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州区妇联聚焦项目难点、提质扩面和品牌塑造三方面,确?!拔⒐匕毕钅砍霾?。王晓燕表示,“下一步,我们还要主动对接公安等相关部门,针对部分家庭父母长期失联,通过公安加大对失联父母的查找力度,及时给予困境妇女儿童家庭法律援助。针对怠于或不履行家庭教育监护责任的家长,依托有关部门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个案指导。重点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定期邀请专家会诊,帮助困境妇儿家庭掌握预防和化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p>